湘西,古老而神秘。
尽管现代文明已深入到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但在湘西却依然保留着许多古风民俗。“流水席”就是一种由千百年前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浓郁、粗犷、豪放,在我们湘西依然十分盛行。
湘西人家但凡遇到红白喜事,庆祝的最好形式就是摆流水席。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无疑也是吃着流水席长大的。从小到大去过很多的村寨赴宴,每次无不像一场盛大的集会。家道殷实的要摆上七八天,一般人家也要摆上两三天的流水席。那往往是举寨同饮,方圆同醉。天下宴席之大也就莫过于湘西的流水席了。
如此大规模的盛宴,自然需要众人的协助,湘西人勤劳友善,乐于助人,一家有事万家应。不需要主人相请,人们会主动争当流水席的帮手,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来客也是要随礼的,礼金五块十块不会嫌少,一块肉,二斤面,几坨豆腐也算礼行。主人要的是人多热闹,大家图的是那份其乐融融的乡情乡味。
这样大的宴席当然是露天的。一溜溜的长桌,一溜溜的长凳沿街、沿巷、或是在宽敞的自家坪院一字排开。桌子不够下门板,凳子不够站着。菜是一大钵头一大钵头的菜,里面的肉有巴掌大,手指厚,一进嘴满口油,那才过瘾。每席至少八样大菜,从天亮到黄昏不清席。酒水菜点是管够的,客人如流水一样的来来去去,酒水菜点如流水一样的添加。吃饭的碗要用大“海碗”,喝酒的家伙也要用大“海碗”,那才大气、豪气,绝不可用酒杯,那是小家子气,会被人瞧不起。流水席中喝酒是不分男女老少的,谁醉谁英雄。正所谓:“湘西无醉不飞歌”。湘西人对酒的豪放气度是根植于深厚的湘西酒文化历史土壤上的。从苗族巫师吟唱了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千年的《酒歌》里,我们可以听到美丽的苗家“黛帕”是如何以其年轻如花的生命换来芬芳醉人的美酒,让湘西人从此懂得酿酒,并代代衣钵相传;从屈原流逐湘西时写下的《离骚》等千古名篇中,可以看到当时民间酒俗是如何蔚为壮观。就连横穿湘西的母亲河也叫“酉水”河。“酉”之为“酒”也。在酒河里泡大的湘西人,家家会酿,个个善饮。所以,你如果来到湘西,也碰上这样的流水席,你尽管上,主人会感激你的捧场而盛情款待。但如果你对自己的酒量没信心,那我奉劝你千万别端杯,因为你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一位小女孩灌醉。
湘西“千年流水席”,它总能让人迷醉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