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点睛”五粮液

2013/12/19 11:42:5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54
分享到: 更多

 世界名酒五粮液在100多年的发展史上,有三位起着“点睛”作用之人:第一位自然为五粮液创制人邓子均;第二位就是为五粮液起名的杨惠泉,那么,第三位是谁呢?他,就是“三顾茅庐”寻秘方的李鹏。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踪迹,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

 
改良“陈氏秘方”的邓子均
 
  谁都知道,世界名酒五粮液是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等五种粮食酿制而成的,可是,在100多年前,五粮液并不是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这五种粮食酿造而成的,而是“陈氏秘方”规定的高粱、大米、糯米、玉米、栗米、黄豆、绿豆、豌豆等九种粮食。
 
 
  已成为“利川永烧坊”大掌柜的邓子均,在师承赵铭盛传授“陈氏秘方”酿酒技艺的基础上,大胆改进酿酒配方。可是,经过反复试验,还是不能去掉苦涩味,且有油腻味,不仅如此,酒体也不丰满、醇厚和协调。
 
  由于积劳成疾,邓子均累倒了,邓夫人龚氏为邓子均请来了宜宾城最有名的郎中,郎中把脉后开了剂药方,临走时交待说:“邓掌柜只因积劳成疾和风寒所致,按此汤头服用三五剂后定能痊愈。”
 
  “什么?汤头?!”邓子均虽躺在床上,但郎中的话听得明白,连忙问道。
 
  郎中只得转到邓子均床头,给他解释汤头的含义和由来。听罢,邓子均兴奋不已,兴奋得从床上跳了起来,悟道:“酿酒与郎中医病不也一样,也讲究个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协调吗?”
 
  是啊,每种粮食搭配之后,如何实现平衡,最终达到和谐呢?邓子均从宇宙的文明密码(即:金、木、水、火、土)和中医的五行学说找到了杂粮酒的酿造配方,于是将九种粮食改为了五种,他首先去掉了黄豆、绿豆、豌豆这三种粮食,然后又将栗米改为了荞麦,需要说明的是,荞麦与小麦同属麦类作物,特性相差不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小麦产量较小,官府不允许用小麦酿酒。
 
  经过若干次调配,邓子均终于找到了高粱、大米、糯米、荞麦、玉米等五种粮食的调配比例,确定为“荞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两成,川南红粮凑足数,糟糠拌料天锅蒸”。
 
  邓子均将调整的配方试制出来后,拿到宜宾水东门的茶楼酒肆去,让其品尝,在征集诸多改进意见的基础上,邓子均不断探索,又将烤出来的酒进行陈化处理,从而形成了杂粮酒的独特风格,写成了《五粮液酿酒精要》一书。这种五粮浓香型白酒的风格,与五粮液后来被评为国家名酒的评语“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几乎有惊人的相同之处,足以说明邓子均无愧于“五粮液鼻祖”或“五粮液创制人”之称。
 
起名“五粮液”的杨惠泉
 
  1909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夜凉如水,宜宾城陷入一片寂静。“利川永烧坊”却灯火通明,老板邓子均无法入睡,在院中来回踱步,心事重重,他的面前摆放着那坛倾注十多年心血酿制而成的“杂粮酒”。
 
  邓子均受宜宾县团练局局长雷东垣之邀,带“杂粮酒”参加有宜宾名流绅士在内的“乡饮”。这位被当地老百姓称作“雷四大人”的雷东垣,颇得上层中意,也经常为乡亲们解决纷扰,甚得众人拥戴。他组织的“乡饮”,在当地颇有影响力。
 
  邓子均酿制的“杂粮酒”是依照陈氏祖传秘方,并经过大胆改进酿制而成的。邓子均虽对此酒颇为自信,但始终有几分忧虑,所谓众口难调,“杂粮酒”能否被众人所接受,关乎“杂粮酒”的声誉。
 
  邓子均小心翼翼地打开酒坛,馥郁的酒香在夜色中弥漫开来,此时,他的心中便也多了几分镇定。
 
  次日,邓子均携带那坛“杂粮酒”,来到马掌街的雷公馆。此时,众多社会名流、文人墨客已汇聚一堂,吟诗作对,开怀畅谈,甚是热闹。
 
  “杂粮酒”一开,顿时满屋喷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寻香而来。
 
  “这是什么酒?”众人纷纷询问。
 
  邓子均回答:“此酒名为‘杂粮酒’,文人雅士称之为‘姚子雪曲’。”
 
  众人拿起酒杯,迫不及待地酌上几口,啧啧赞叹不已,开始询问邓子均此酒为哪家酒坊所产、如何酿制、有何秘方等。
 
  可是,唯独一人沉默不语。此人名叫杨惠泉,原名叫杨骏,宜宾市翠屏区人,清光绪初,考取宜宾县武秀才。后改习文,工书法。一直想参加科考走上仕途的杨惠泉,虽然寒窗10年,却偏偏赶上慈禧太后废除开科取仕,仕途从此无望。失意之下,整日与文人墨客一干好友饮酒做诗,抒发心中抑郁。后投奔到宜宾县团练局长雷东垣门下,为文牍师爷。
 
  杨惠泉一边品酒,一边暗自思忖,突然他抬起来头,问道:“为何取名‘杂粮酒’?”
 
  邓子均先是一怔,然后回答道:“此酒集大米、糯米、荞麦、玉米、高粱五种粮食之精华酿造而成。”
 
  杨惠泉站起来,摆出文人的斯文,慢悠悠地摇头道:“圣曰,道有五行,儒有五常,神有五帝,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已成万物。民以五谷为养,皆为口粮。此酒乃合五粮之精,和五行之气,似有神助,堪比蒟酱,更胜荔枝烧春。”然后提了提嗓门儿道:“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称‘姚子雪曲’虽雅,但又不能尽其神韵。既然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为何不更名为‘五粮液’?”
 
  杨惠泉话音刚落,众人纷纷拍案叫绝:“好,这个名字取得好!”邓子均更是惊喜不已,并采用了杨惠泉的意见。
 
  1915年8月,邓子均在上海利川东的协助下,托人携陈酿五粮液远赴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捧回了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五粮液名扬四海。
 
“三顾茅庐”寻秘方的李鹏
 
  1950年1月,宜宾解放。
 
  时值1953年,宜宾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合私合营改造,大大小小的糟房都要以合营的形式进行统一管理。被戴上资本家帽子的邓子均闲赋在家喝闷酒。可是,第一届宜宾行政公署专员李鹏提出:“要把五粮液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五粮液的生产。”
 
  要把五粮液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这可是个大胆而不错的想法,也是具有前瞻性的设想。
 
  在宜宾行政公署的主持下,宜宾的酿酒产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第一坛五粮液酒烤出来后,怎么品尝都没那味儿了,始终带有苦涩的味道。更为可惜的是,舍了家底投进去的10万斤粮食,由于发酵不当,竟然烤不酒来,这可急坏了李鹏及宜宾行政公署等一拨人马。
 
  怎么办?怎么办?
 
  这时,“长发升”糟房老板尹伯明极力推荐长期致力于一线生产的邓子均出山主持五粮液酒的酿造。听罢,李鹏专员立即决定:“一定要请邓子均出马!”
 
  李鹏打听到邓子均的住所后,独自一人提着叶子烟、糖和水果前去拜访,与当年刘备前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那历史性的情景差不多,没想到连面都没见到就打道回府了。
 
  对此,李鹏并不认为有什么,因为他心中十分清楚:这时的邓子均已被戴上资本家的帽子。经打听,知道邓子均喜欢在靠近住家的二坎子泡茶馆,没隔几日,又提着叶子烟、糖和水果前去拜访,不知是有意躲避还是天不作美,李鹏还是捕了个空。他又前往邓子均的家,没想到家里人告诉他,邓子均已经到乡下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捎带去的礼物也被婉言谢绝。
 
  1954年4月的一个下午,在宜宾城北二坎子“老魁顺茶馆”里,一位松形鹤骨、气质非凡的老者临窗抿茶,凝视窗外岷江两岸杨柳依依、江水滔滔。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粮液创始人邓子均。
 
  这文章来源华夏酒报时,一位脚穿草鞋、身着一套半旧军装的中年人,一阵风似地走进茶馆,拣了个与邓子均对面的座位坐下,然后掏出叶子烟,假借跟邓子均借火为由,与其搭讪。
 
  “承蒙抬爱,如今年纪已大,实难担当如此重任。李专员还是请另寻他人吧!”听了来人的缘由,邓子均婉言谢绝道。
 
  邓子均嘴里的“李专员”正是被宜宾人民称为“草鞋专员”的李鹏。这位战功卓著的老红军,时任宜宾第一届行政公署专员,专门负责恢复和发展五粮液生产。
 
  后来,李鹏听说邓子均病了,认为是个好机会,就亲自前去看望。一进门,李鹏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今天摆摆家常,不谈政事。”邓子均没有拒绝,与李鹏促膝长谈,感情也拉近了许多。
 
  之后,二人经常一起到“老魁顺茶馆”喝盖碗儿茶聊天。一日,由李鹏专员做东,两人来到老魁顺餐馆准备小酌五粮液。
 
  “已多年没喝了,承蒙父母官看得起,我就破戒了。”邓子均端起酒杯小抿一口,顿时眉头紧锁,端在唇边的杯子放下了,因为这不是他喜欢的杯中物,也不是照他的配方制作的,色香味都差了一大截。
 
  李鹏专员见状,问道:“怎么了?难道这酒不成?”邓子均顺手拿起印着“五粮液”字样的酒瓶,端详良久,随后长叹一声,“这酒也能叫‘五粮液’?”话音刚落,“砰”的一声,邓子均竟将这瓶“五粮液”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邓老,我知道如果由你来酿制,这酒一定不是这味道。以我们的能力,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了。”李鹏如实相告。
 
  紧接着,李鹏又语重心长地说:“虽然你是有产阶级,被戴上了资本家的帽子,但你还是劳动人民出身。如果你能出山主持五粮液的生产,还可以为人民做出特殊的贡献啊,请相信,政府和宜宾人民不会忘记你的。”
 
  一听此话,邓子均只觉眼睛湿润,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眼前这位外表普通的父母官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豁然开朗的邓子均,从身上掏出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的纸块,将自己改进过的“陈氏秘方”献出。随后,又答应“出山”,出任技术指导,负责酿造五粮液。那年,邓子均已是78岁高龄。
 
  如今,大浪淘沙、历经百年洗礼的“五粮液”成就了见证酒业的繁华和享誉世界的盛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它也成为了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等世界最好蒸馏酒比肩齐名的“世界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