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西南边境小城特里尔售卖印着马克思头像的黑比诺葡萄酒
卡尔·马克思 (KarlMax1818年-1883年)和恩格斯 (1820年-1895年)均出生于德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普鲁士的莱茵省,而且都病逝于英国的伦敦。有很多人不知道,经常被喻为“小资情调”的葡萄酒却是马克思的喜爱之物,他和红酒产业有着很深的交往和感情。
参观过位于德国西南边境小城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的游客都知道,那里售卖印着马克思头像的黑比诺葡萄酒,每瓶7.5欧元。这是当地为了纪念“特里尔的儿子”伟人马克思而生产的一款中等品质的葡萄酒。据说这也是当年马克思最喜欢饮用的葡萄酒之一。马克思在流浪他乡的日子里,常常怀念的就是自己家乡的葡萄酒。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通信中,有400处左右述及喝葡萄酒,他们在葡萄酒文化方面都有着很深层次的认识和修养。马克思的父亲在摩塞尔地区有一个不大的葡萄园,马克思也认为自己的“成份”是葡萄园主,他从小就在葡萄酒产区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在家乡时就经常抨击普鲁士政府对果农和酒农的政策,引起当局对他的迫害,致使马克思常年流亡国外。在《资本论》等一些著名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经常以葡萄酒产业的例子来阐述劳动价值,分析社会资本的构成和不合理现象。
我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于光远,曾经编辑了 《马克思恩格斯论喝酒》,其中有段很有名的故事。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领域是一代伟大的导师,而且他们在品评葡萄酒方面也不愧为权威人士。马克思在写给他女婿保尔·法拉格的父亲(亲家公)佛郎斯瓦·法拉格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衷心的感谢您寄来的葡萄酒。我出身于葡萄酒产区,自己也是葡萄园主,所以能恰当的鉴赏和品评红酒。我和路德(马丁·路德)老头一样的甚至认为,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 (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马克思在这里引用了马丁·路德的原话,高度评价了葡萄酒。但马克思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所以他在“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的后面又加上了(永远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于光远认为,此信一方面说明马克思与葡萄酒之渊源,一方面说明马克思(包括马丁·路德)对酒的评价。“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其句虽不能说惊世骇俗,但至少出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之口,也显示出这句话分量的不一般。于光远特别强调马克思加的那个注脚“没有无例外的规则 (意思就是说总有例外)”,认为马克思并非有意使这一结论绝对化,因此许多人不必归入“永远不会有出息”之列,包括那些至今还在尊崇马克思主义而又不懂得葡萄酒文化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