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白酒口味太冲,口感不好;其二,喝白酒的场合有限,太正式;其三,白酒给人的感觉不时尚,不适合年轻人,且度数高,容易醉。
当“老夫子”遭遇“潮男潮女”
近年来,业内外不断传出的“消费断层”声音,正提醒着一贯以传统姿态示人的中国白酒:如今该时尚点了。
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乎让整部中国史都流溢出浓浓的酒香。才子佳人的风流香艳,侠士英豪的豪迈激昂,乱世时的金戈铁马,盛世中的歌舞升平……但凡你所能记起的历史典故,怕是都缺不了推杯换盏的桥段。难怪有人会说,浩瀚如海的中国二十五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酒史。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酒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用来代表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过,几千年后白酒渐老。当已然白发苍苍的“白酒”遭遇了活力新潮的“现代文明”,那情形就好比一个古代的老夫子,猛不丁地与一群时尚的现代男女打了个照面,措不及防之下,双方除了错愕和尴尬还能有什么?想想吧,一个满嘴“之乎者也”,一个满口时髦词汇,这招呼都没法打,你还指望着他们能坐在一起促膝聊天?
正因为此,我们才说白酒的“消费断层”问题绝不是杞人忧天,那一连串冷冰冰的调研数据,以及年轻人对洋酒、葡萄酒等其他酒种日渐狂热的态度,都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可怕的还不是现状,而是面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要么无动于衷,要么束手无策。当对白酒不怎么“感冒”的80、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群体,难道中国白酒就这样伴着它曾经忠实的消费群体一起老去吗?
答案当然是:不!
既然如此,那么,中国白酒如何褪去老态,重现活力?——品牌年轻化、时尚化,打造中国白酒新形象。
在这样一个时尚化、娱乐化的时代舞台,白酒如不能舞出曼妙的时尚身姿,即便不被哄下台去,也必将招致嘘声一片。
酒是陈的香,但并不意味着白酒一定要以沧桑、风霜的面孔示人。白酒的根在历史,但未必非得穿上长袍马褂,逢人便“倚老卖老”。
上一篇: 外资啤酒逐鹿中国国有品牌如何突围 |
下一篇: 厂商一体化的十一种营销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