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白酒可养生有新依据?别以科学的名义忽悠消费者

2014/3/22 9:34:4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303
分享到: 更多

  对于喜欢的食物或者饮料,人们总希望它具有一些“保健功能”,白酒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不管是江湖游侠还是文人墨客,酒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到今天,在许多人眼里,喝什么酒成了身份的象征,喝多少酒成了感情深浅的标尺。

  于是,酒的“档次”也就凸显出来。而那些“好酒”,也就致力于证实自己的“不凡”——比如说,证明它含有特别的“保健成分”。中国酿造领域一位知名专家,不负白酒企业的众望,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认识中国白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的论文,在行业内引起轰动,被认为是“白酒可养生有了新依据”。论文认为,“白酒中的有机酸类、不饱和脂肪酸类、杂环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含量非常丰富,能够缓解酒精伤害、调节生理节奏,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如萜烯类化合物就具有抗癌症、抗病毒以及抗炎症等活性功效”。

  白酒是一种发酵产物。经过了蒸馏纯化,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和水,以及各种各样含量很低的有机化合物。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在其中检测到多种“有机酸、不饱和脂肪酸、杂环化合物、酚类、萜烯类化合物”,并不令人惊奇。

  这些物质中的有些种类在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中也可能显示出了“保健功能”。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首先,有一些此类成分显示过某种功能,并不等于这类成分都有这类功能,它们中的一些具有毒害作用的可能性同样存在;第二,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中“有作用”,跟“人体中有作用”,中间的距离不可以道里计;第三,即便是那些“真的有效”的成分,也需要足够的量才能发挥作用,而要通过喝白酒来获得足够的量,得需要喝下多少白酒?

  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成分的保健功能还是“莫须有”的前提下,酒精的危害却是肯定而明显的。不说醉酒导致身体失调因而出现的车祸或者摔倒,酒本身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就不胜枚举。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每天喝几十克白酒,脂肪肝、肝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就成倍增加。要靠“中国白酒”中特有的“保健成分”去抵消这些危害,还要产生“保健作用”,纯属是是美好的童话。

  且不说那些所谓的“保健成分”是否靠谱——在科学证据的层面上,说它们具有“保健功能”本身就没有什么靠得住的证据。即便把那些不靠谱的证据当成真的,酒中的含量也微乎其微——酒商们喜欢说“有多少多少种”,但几十几百种微乎其微的成分,各自的“可能”的功能还往往互不相同,加起来也还是微乎其微。反倒是产生危害的酒精,虽然只有一种,就已经足够“秒杀”这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保健成分”了。

  其实,任何一种常规食物,甚至地里随便拔几根草,只要拿去进行精细的化学分析,也都能发现几十、几百甚至更多的成分。这些成分中的大多数,拿去就行细胞或者动物实验,也能够检测出各种各样的保健功能。它们的数量和种类,可能远远比白酒中的还要多。而且,它们还不像白酒那样,含有大量酒精这种危害明确的成分。

  换句话说,按照白酒的保健功能这种研究思路,任何一种可吃的东西,都可以“为养生找到依据”。这样的科学研究,只不过是忽悠的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