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公消费”,不少葡萄酒经销商叹息,高端葡萄酒消费市场一片萧条,纷纷转向中低端消费,但是短时间内销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相关数据显示:作为进口主力军的葡萄酒产品,2013年受到行业整体下滑、消费需求不足,进口额同比下降1.91%,增速比2012年同期减少10.68个百分点。但是关于三公消费对葡萄酒行业的影响却有不同的声音。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认为,中国政府实施的限制“三公”消费措施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葡萄酒产业,尽管目前市场会遭遇到销售下滑的状况。
根据上周公布的《2014年3月份葡萄酒审批报告》,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葡萄酒总量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下降了12%,至目前的3,700万升。报告还显示,在整个2013年,澳大利亚葡萄酒的出口总量下降了6个百分点至6.77亿升。
自从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18个月来,多家澳大利亚对华葡萄酒出口公司的出口量都遭遇下滑的窘境。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市场发展部总经理詹姆斯·高斯帕(james gosper)认为这样的状况始于中国政府出台的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其打击到了高端礼品酒的销售,不过他也认为,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利好的发展趋势。
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高斯帕如是表示:“我认为中国政府的监控措施对于葡萄酒产业都是利好。许多进口商引进了很多不知名的品牌,甚至将这些不好的品牌还打造成高端礼品酒。”他继续说道:“另外,市场上还存在大量没有形成品牌的葡萄酒,他们既无传承也无历史,你甚至连它们的品质到底如何都不知道,在线查询也查不到。”
高斯帕还强调,目前葡萄酒市场存在另一大问题是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缺乏沟通。“品牌拥有者和进口商都不知道谁才是他们的酒的最终消费者,而对于建立一个成功品牌的必备常识之一就是要知道谁在饮用你的葡萄酒。如果连消费者群体都不知道,那就很难建立其你的品牌。”
高斯帕认为,目前很多基础弱的品牌都成了市场的遗弃者,他甚至还预测说:“新崛起的消费群体将令市场回顾传统,而那么有着悠久传统和历史的品牌则将变得越发重要。”尽管这种市场模式的转变“将令市场增长缓慢,但这种增长却是更可持续的。”
的确,按照高斯帕的观点,中国“将很快成为一个强大的市场”。另外,“在未来10年,超过5亿中国人将成为新兴的中产阶级,他们将在车、包以及葡萄酒等等领域都与西方中产阶级看齐,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葡萄酒的认识将不断加深。”他的这一番评论与去年中国媒体上的报道基本一致,都认为这个国家正在崛起的中产家庭将在未来3年里澳洲葡萄酒进口将大涨50%。
与此同时,葡萄酒教育也是高斯帕强调的一点,这在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中国发展战略中也有体现。简而言之,他认为,尽管葡萄酒市场会遭遇短期寒流,但这也为澳洲酒商们打开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
上一篇: 啤酒企业如何在微利时代制胜 |
下一篇: 市场营销打造白酒品牌的十二大铁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