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龙山遗址与景阳冈酒

2013/12/19 11:28:4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65
分享到: 更多

 

 
  景阳冈龙山文化城遗址位于山东省阳谷县景阳冈村以西。在遗址北部有龙山文化灰坑1个、春秋墓1座。灰坑剖面有清晰的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上层为耕土,呈灰褐色,陶片、兽骨遍布;耕土层下为汉代、商周文化层;最下层为龙山文化堆积。该遗址出土了大量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多为生活器皿。灰坑底部发现一完整牛骨架,似为祭品。另外,还采集有小骨针、蚌刀、石刀、石斧等。
 
     经挖掘发现,地面已无城垣遗迹,地下城垣保存完好。古城遗址东北角现有南北向水渠穿过,渠底见水,估计渠底以下还会有数个类似的城垣。水渠壁上暴露的龙山城垣内侧夯层向里倾斜,夯层较厚,不规整,城垣外壁陡直,打破内侧城垣的灰坑,属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城址中心处并存大小两个利用原自然冈丘经部分加工而成的台址。大、小台址分上、下两层,下层主要用纯净黄褐面沙土夯筑,上层为灰花土筑成。
 
     出土遗物具有显著的地方特征。陶器中以灰陶为主,黑陶较少,红褐陶占有一定比例。除陶器外,出土文物还有瓮、鼎、鬲、盆等。特别是在1996年春季发掘的一条灰沟中,发现一刻文陶片,属一小型泥质磨光黑陶罐的肩部,残存部分呈三角形,从刻划形式看,是在陶器成型之后,烧制之前刻上的,系龙山时代人们所为。从字的形体看,与甲骨文似有渊源关系。
 
     景阳冈龙山文化古城址,是迄今黄河流域发现的一座最大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址。城内大、小台基布局清楚,遗物丰富。该城址1977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一提名奖,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考古学家张学海先生认为,阳谷县一带是古文化中心,就当时先民居住的条件看,在龙山文化时期已形成都、邑、聚三级社会结构。特别是景阳冈龙山文化城的发现发掘,更是破解了不少历史之谜,使一些争议尘埃落定。同时,更证明了阳谷一带是先民早期活动的中心,是中国农耕、制陶、酿造开化文明的发源地。阳谷县政府立碑记:“该城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5000年文明史乃至国家、城市的起源、阶级的产生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的专家认为此处当为舜的都城。”
 
     景阳冈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怀谦说,舜所处的年代是人类由洪荒走向文明的过渡、发展时期,舜以非凡的治世才能,以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社会,影响人们,起了影响千秋万代,开天劈地的作用。舜因才适用,用禹治水消除水患,划定九州;用垂造房屋建都邑,使人们安居;用皋陶掌制法令,规范人们行为;用仪狄为苞正(酒官)管酿酒调五味,改善人们饮食。舜时期人类已是居有都邑,住有房屋,吃有粮肉,喝有酒醴,兴起了农耕、饲养、酿造、制陶等业,这些已在阳谷县内三座龙山文化城特别是景阳冈龙山文化城的考古发掘中得到证明,出土文物有石制刀、斧、耜等劳动工具,有陶制瓮、杯、碗、盖等器皿。时到商周,有史以来,阳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谷在周朝属齐国柯地,文献记载齐桓公称霸盟柯,阳谷至今有会盟台,有孙膑胜庞涓所摆的迷魂阵遗迹,还有历代名人名事。
 
     徐怀谦说,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阳谷不仅是中国农耕的发源地,还是酿酒的发源地。我们景阳冈酒业生长在这片历史的沃土上,有着亘古至今的文化传承和5000年中华文明的先骨遗风。所以,景阳冈酒业紧紧抓住历史酿酒文化这一有利条件,来培育和发展自己的品牌。作为“透瓶香”的继承和发扬者,景阳冈酒业以“千年景阳冈”品牌效应为核心资源,以景阳冈酒“高而不烈、低而不淡”的高贵品质和景阳冈“人淳酒纯”的企业精神为总抓手,全力打造既能突出历史文化,又能展现景阳冈现代精神的优质产品和品牌。
 
     徐怀谦说,实践证明,由于景阳冈品牌有了历史文化为根基,又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念、情感表达、个性修养等精神元素,不仅使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快速提升,同时,也有效的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的自觉,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景阳冈酒也因此成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首选品牌,并不断地向外埠市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