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上游原料坚挺下游需求低迷乙醇两头受挤亏本

2014/5/12 11:11:30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00
分享到: 更多

  慧聪涂料原料网讯:“我们企业从农户手中结束收粮比往年提前了半个多月,往年都在“五一”之后。在临储大量收购玉米的背景下,本地农户手中余粮已所剩无几,低价货源难寻,为市场注入活力。”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销售人员刘先生说。但需求继续清淡态势,乙醇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仍未改善,停产厂家不在少数,乙醇厂家成本线下运行格局短期来看很难改变。

  玉米市场价格坚挺

  “东北三省即将组织实施生霉粒超标玉米专项收购工作。中储粮有关分公司将参与到相关收购工作之中,通过减少市场玉米流通量来为霉变超标玉米腾出市场空间;国家鼓励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等4家定点燃料乙醇厂优先使用20%以上霉变超标玉米。具体相关工作由各地政府财政负担,但不排除中央补贴可能。”刘先生说。

  据了解,在东北地区余粮普遍见底的情况下,不仅优质粮源紧缺,霉变超标粮也十分紧张,此专项收购政策将利多于未来一段时期的东北玉米价格,无论是优质粮还是霉变超标粮,都存在继续上涨空间。

  与此同时,临储收购及南方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享受最高140元(吨价,下同)的运费补贴政策4月底结束,享受运费补贴的需求企业在东北抢购粮源也使得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区域性上涨。

  4月8日,吉林省省储玉米首次以1910~1980元成交价顺利进行拍卖。此次拍卖共成交5笔,平均每笔数量在5万吨左右,令市场普遍对于后期国内玉米供应压力表示忧心。不过,由于此次拍卖规模有限,且成交买家大多具有国企背景,一般买家难以参与,对市场几乎没有构成太大影响。

  “东北地区玉米粮源见底,华北地区整体余粮也不足三成,近期粮源的大幅度消耗令贸易商心态坚挺。华北玉米价格仍有上涨空间,深加工企业库存仍然偏低。后市来看,玉米有望继续稳中走强,对乙醇形成支撑。”刘先生说。

  需求迟迟不见好转

  在3月份国内山东兖矿装置重启后,醋酸乙酯市场整体现货供应愈发宽松,而下游装置开工率恢复缓慢,现货交投面一片萧条,贸易商出货不顺畅,市场成交气氛清淡,且成本面支撑一般,业者心态不稳。

  “虽然江门谦信和广西金源装置一度停车,供应面有所利好,但下游持看空态度,多谨慎接货。且随着天气升温,下游工厂逐步进入需求淡季,开工率更加低迷,对醋酸乙酯需求也逐渐减少。供需基本面薄弱,业者对后市心态不稳。截至目前,醋酸乙酯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华东地区5900~6200元,低端价格下跌50元左右。”吉林宝源化工贸易公司张经理说。

  另一下游产业白酒多年来的高增长态势已经戛然而止,2013年的酿酒行业整体效益不断下滑。中国酒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酿酒产量未能延续以往的高增长态势,部分酒种产量增速出现下滑,个别酒种产量甚至出现下降。业内人士指出,2014年酿酒行业的自身问题仍需逐步消化,但不会出现大逆转或大衰退,而会保持一段时间的中低速增长。

  “去年白酒产量增速大幅回落。今年白酒销量的增速仍将放缓,中低端产品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流通环节也将进一步调整,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仍待缓解,将进一步削弱乙醇市场上涨动能。”张经理说。

  企业多数亏本经营 张经理说,国内玉米制乙醇每吨需要3.1吨玉米。目前玉米市场价格在2100~2250元,因此乙醇仅原料成本就在6500元以上。

  “目前无水酒精市场主流报价降至6360~6500元含税自提,乙醇厂家基本都是亏损经营,生产越多越赔钱。尤其行业产能过剩,一些规模小的乙醇企业生存基础薄弱,在这样的市场价格面前,更是不堪一击。”张经理说。

  为了规避风险,不少厂家都采取停车、限产等措施。目前行业开工率不足六成。山东潍坊英轩开工率为七成,吉林新天龙开工率为五成,吉林博大停车检修。木薯制乙醇企业开工率也不高。

  “如果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得好,生产乙醇同时副产ddgs以及玉米油,企业经济效益能好些,可以抵消乙醇亏损部分,整体或许有些薄利。”张经理说。

  综上所述,在终端需求低迷的制约下,乙醇市场难见好转,后市将继续在成本线下挣扎。

  ●观点

  乙醇市场迟迟不见好转,除了白酒等终端行业需求低迷外,乙醇行业产能过剩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乙醇生产工艺相对简单,加之此前市场看好,全国乙醇企业遍地开花,产能已经过剩。在国家连续4年出台的淘汰落后产能中,河南、河北、江苏等地的乙醇企业榜上有名,这些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乙醇行业如何走出低谷?当务之急是企业要立足实际,走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的道路,大力挖掘副产品的经济效益,除了搞好副产品ddgs(蛋白饲料)、玉米油外,还要对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沼气等进行回收,实现原料玉米的吃干榨净,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还要立足企业内部,大力实施挖潜增效,实现各项经济指标的持续好转,方能在市场中立稳脚跟,推动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