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于白酒行业来说,用“跌宕起伏”四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塑化剂风波、八项规定、部队禁酒......“变数”扑面而来,不少酒企也顺势转型。
宜宾作为“中国白酒之都”、“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这座城市在中国白酒版图中占据着举重若轻的地位。2014年,在经历了一年的洗练之后,宜宾的白酒业又该如何前行?2月24日,记者为您带来宜宾白酒三大猜想。
猜想一:“名酒”壮腰继续行
一年时间,宜宾白酒业的转型策略频出,酒企创新驱动、白酒“壮腰”、小酒频推、总部搬迁等词跃入我们脑海。其中,酒企转型主攻腰部产业链,打造“民酒”,几乎成为宜宾酒企转型的标签。
“不改革行不行?肯定不行。”在五粮液第十七届厂商共建共赢大会上,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如此自问自答。
2013年,五粮液隆重推出中价位的五粮特曲、五粮头曲,在巩固高端市场“名酒”形象的同时,开发200元至500元之间价位的产品,进军“让老百姓都喝得起”的“民酒”市场。随后五粮液乘势而上,又推出低度系列35度、39度、42度,向业内发出了白酒行业低度化战略的信号。
“名酒”的“民酒”之行,究竟是针对2013年的顺势改革,还是深思熟虑的持续作为?
针对行业调整向纵深发展这一趋势,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指出,2014年,五粮液将坚持走“商务+大众”路线,一方面,从单一高端产品转向全价位和全产品线布局;另一方面,坚持“控量稳价”和“量价平衡”,为渠道提供合理利润。
猜想二:理性消费成主流
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除去对于名酒品牌的直观冲击外,对于宜宾的一些二三线酒企而言,“阵痛”与机遇并行。
一方面,在宜宾的二三线酒企中,不乏以做基酒起家的企业(基酒与品牌销售并存)。对这些企业而言,外地名酒的基酒订单是企业盈利的一大因素。当外地名酒遭受冲击、基酒订量下滑,这类酒企也遭遇“寒冬”。除此之外,在调整期中,全国性名酒通过产品下延实现汇量增长,地方名酒通过深度分销实现地方高占有,这将使二三线企业的生存问题受到极大考验。
另一方面,对于有足够实力基础的地方酒企而言,企业在面对新一轮行业调整时,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和反应速度,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酒,创新驱动,也能化危为机,在调整中占领市场先机。
“白酒企业能否走出困境的根本,在于能否理智地给自己的产品进行合理的价格定位、市场定位以及消费人群的定位。中国酒行业的未来,逐步要走向理性消费。”宜宾戎德坊酒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姜友全说。
“白酒企业应因势而变,不断寻找酒类技术创新的路子,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深化营销改革,由以前依靠集团消费转型到依靠大众消费。加深对市场的了解,以便产品能精准的投入市场。”宜宾市经信委调研员、市酒促局新闻发言人何凤安说。
猜想三:宜宾酒抱团发展
宜宾白酒曾面临一个尴尬的现象:对于业界而言,宜宾基酒知名度高、销量好,不少国内大品牌都会向宜宾发出基酒订单。然而,另一方面,除去五粮液,宜宾二三线成品酒品牌的知名度都相对较低。
“好酒也怕巷子深”,对于宜宾众多酒企而言,借助“宜宾酒”地理标志,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是面临行业调整的一个“取暖”法则。2010年12月,“宜宾酒”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宜宾酒”专用地理标志。
2012年,宜宾市制定了《“宜宾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并鼓励具有资质的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申报“宜宾酒”专用标志。
2013年11月标识设计方案出炉,17家酒企推出的相关“宜宾酒”产品将打上统一的logo进军市场。
据市质监局一负责人介绍,“宜宾酒”的生产把关极为严谨。每一批次的“宜宾酒”面市之前,先要由酒企申报数量,产品要经过质监部门的严格抽检,抽检合格后再加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识,方可上市。
“‘宜宾酒’作为政府的公共品牌,品质必须过硬成了指令,企业定位的产品为中高端路线,建议价格在100元—300元区间。”该负责人说。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政府将同企业共同推动、宣传和推广“宜宾酒”,把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携手助力“一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宜宾红楼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万彬表示,拥有了“宜宾酒”这个地理标志,代表产品公信力在不断提升,希望宜宾酒界珍惜地理标志的品牌形象,不断为区域品牌浇筑“正能量”。
对于“宜宾酒”商标的推出,宜宾学院中国酒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五林认为,这保障了宜宾酒的最低质量标准:“使宜宾的酒能够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和外地酒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