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酒鬼酒再陷塑化剂疑云引业界热议白酒安全

2014/3/12 9:57:59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81
分享到: 更多

 贵州酱酒有着独特的酿造方法,生态环保、安全健康

  酒鬼酒身陷疑云

  就在3.15到来前夕,酒鬼酒再陷塑化剂疑云。

  2月底有媒体送检10年红花郎酒、习酒1998、酒鬼酒和东方喜炮金盛世酒进行塑化剂检测。结果显示,酒鬼酒馥郁香型白酒中dbp(塑化剂的一种)含量为1.58mg/kg;10年红花郎酒中dbp含量为1.03mg/kg。比照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551号文件《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即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以此推断酒鬼酒超标427%,10年红花郎酒超标243%。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3月初发文为酒鬼酒正名,称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开展的跨年度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将白酒塑化剂作为重点,未发现红花郎等白酒产品的塑化剂指标超过原卫生部临时管理限量值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制定的风险评估值。

  另据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近年来,四川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直把白酒质量安全,特别是塑化剂问题,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在白酒行业开展塑化剂污染控制与大排查行动,而从去年12月至今年3月的跨年度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中,也将白酒塑化剂作为重点,目前未发现四川古蔺郎酒厂有限公司红花郎白酒等白酒产品的塑化剂指标超过原卫生部临时管理限量值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制定的风险评估值。

  酒鬼酒的遭遇也引起了贵州白酒业界的热烈议论。

  贵州酱酒放心喝

  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制定者之一,贵州青年白酒专家邹江鹏博士(600804)上周接受记者采访,对该事件表态称,贵州白酒经得起检验。

  “我了解到的是,贵州的主要酱香白酒生产企业可以说是全面‘禁塑’了,从原材料进厂,到生产全过程、包装出厂各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原材料环节,原来有些厂家使用的是塑料编织袋运输高粱小麦,现在改为麻包带,并在除杂环节避免塑料物质进入;制酒生产环节,将蒸馏接酒管道、接酒桶、瓢盆容器全面更换为不锈钢材质,更有甚者原来工人作业的胶鞋,也都要求换成布鞋等或不穿鞋;在存储勾兑环节,输酒管道更换为不锈钢软管,储酒陶坛的封口都加了皮纸,并且将封口薄膜全部更换为不含塑化剂的材质,设备管件连接处的垫圈,也都由塑料垫圈更换为橡胶圈;成品包装环节,将灌装机输酒接头更换成了不锈钢软管,并更换酒瓶盖为塑化剂不超标的材质。对于已经存在的老酒等,则采用了降塑处理方式,将老酒的塑化剂含量降低到标准允许的范围之内。出厂前,还要送检塑化剂含量。”

  除了塑化剂问题,酒精及添加剂勾兑白酒的问题,也让消费者十分担忧。邹江鹏说,酱香白酒是由纯粮固态发酵方法酿造的,“纯粮”即全部用粮食酿造,“固态发酵”即是微生物在没有或基本没有游离水的固态基质上的发酵方式,这样就完全避免酒精的掺入。生产过程中精选糯高粱,经粉碎加高温大曲,在石窖中发酵,高温烤酒。各轮次酒质量各有特点,分级贮存,一年后进行盘勾,盘勾后再贮存三年,经微调后出厂,在勾调环节中,全部是以酒勾酒,绝对不允许添加酒精或者香精化学物,绝对可以安心喝、放心喝。 行业诚信需要重建

  “整个行业的诚信体系必须要进行重建,过去行业为了达到营销目的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去说,但是现在我们要面向消费者有根据有底气地去说。”董酒董事兼销售公司常务副总蔡少浩在2月28日举行的中国酒业论坛上,对记者说。

  蔡少浩说,董酒承诺坚持国密工艺、纯粮酿造,确保董酒的健康品质。同时首创“彩虹桥”厂商合作模式,包括了经销商名额限定、销量配额、厂商互保等举措。董酒与经销商伙伴以打造长期合作共赢为目标,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实现深度的合作,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相互之间利益和双方资源利用率,推动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加细致地服务消费者。另外,董酒还推出了“董仕会”尊享俱乐部,通过构建一个董酒、董粉交流互动的俱乐部平台,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和更尊贵的价值体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健康的白酒文化。

  全国糖酒会办公室主任古平则表示,增加行业集成度、提高准入门槛、加大违法成本,有利保障白酒安全和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