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不管量大量小,酒谁喝多了都会犯糊涂。其实呢,酒这东西,就算不喝,也能把人搞糊涂。酒是怎么造出来的?这个可以算作是常识性的简单问题,许多常喝酒的人恐怕都不能给出确切答案。如果告诉你说,现在市面所售大多数所谓纯粮酿造的白酒都是配制酒(即勾兑酒),你闻之而面露讶异之色,那这就说明,你多年来一直在白酒上犯着糊涂,喝着糊涂酒。
消费者在白酒上糊涂,问题当然并不出在消费者身上。不久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四川就白酒产业标准体系进行调研,讨论配制酒、年份酒、原浆酒等这些人们常听常见却又从未搞清楚的白酒概念及相关问题,打算从标准上进行规范。但是,对于这种“规范”,白酒企业却大都不赞同。比如,专家们建议,添加或用食用酒精生产的白酒(即勾兑酒)也要像配制酱油或配制食醋一样,在标签上明确标识为“配制酒”,并列出相应的配料明细。这一主张遭到了包括一些知名品牌酒企在内的大多数酒厂的反对。显然,不想让消费者知道得太多,让他们喝糊涂酒,是白酒企业故意要这么干。
不用说,既然不想让消费者知道一些事情,那么这些事情里面定有猫腻。我们知道,传统意义上的白酒,都是用纯粮酿造的,人们也形成了白酒即粮食酒的固有观念。但事实上,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白酒勾兑技术的出现及其不断完善,以纯粮酿造白酒的传统工艺开始式微并退居次席,花样百出的配制酒异军突起,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按照国家标准,白酒产品按生产工艺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结合法白酒三类。固态法白酒,简单说就是以粮谷为原料、用传统方法酿造、未添加食用酒精和其他添加剂的白酒;而液态法白酒则是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可以是非粮谷),通过液态糖化、发酵、蒸馏获得基酒(即食用酒精),再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固液法白酒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既然国家标准划分出这三种酒,就说明三种技术都是被许可的。可能的问题在于,人们基于传统观念,或许会认为液态法白酒(配制酒)不好,或者不如固态法白酒好。事实上,虽然国家标准将白酒分了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白酒进行褒贬,更不意味着给出了定价的参考。
显然,这个“可能的问题”其实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放在白酒企业那里,就成了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了。按照新修订的、去年颁布实施的gb27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的要求,在产品标签中需写明“配制酒”标识,且白酒产品原料表中需标出配制酒原料成分。该标准虽为强制性标准,但许多企业至今却死扛着未予执行。酒企之所以抵制,原因在于它们普遍担忧“白酒配料逐步透明,多年积攒的品牌价格壁垒会随之瓦解”。换成更直白的话说就是,酒企们根本不想让消费者知道它们的酒是配制(勾兑)的,更不想让他们知道,这么多年来自己高调打着“纯粮酿造”、“xx年原浆”等旗号把酒价推得那么高是忽悠人的。
酒里面的事消费者都知道了,猫腻都亮在了外面,没得可玩,酒企不急才怪。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曾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销售额前100名的白酒企业中,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由于国家尚无标准,有的企业哪怕在新的基酒里滴了一滴老酒也叫年份酒。有的建厂年限尚短,产的酒却比“老爸”的岁数还大。还有的外购基酒,也堂而皇之的说是自家产的老酒。白酒业面临的是集体诚信的缺失,却彼此心照不宣。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白酒业步入“寒冬”,“三公”消费釜底抽薪,支撑白酒市场的发展必须回归普通消费者身上。的确,有公款撑着,根本没必要知道酒里有多少秘密,反正是糊涂人喝糊涂酒。现在公款撤走了,酒里的秘密也随之逐渐公开,消费者不再糊涂了,那么白酒企业还想糊涂下去,最终只能酒精中毒,自己害了自己。
上一篇: Duclot老佛爷合作北京开分店 |
下一篇: 温州四男子聚会酒后闹事砸车 20余辆车“遭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