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坛成墙,酒馆成城
品字石雕,品酒品史
歌台水榭,“剧”说黄酒
浮雕壁画,诉说历史
中国黄酒博物馆前矗立着一方巨大的“品”字型石雕,在斑驳的巨石上,刻有酒器图案和与酒有关的篆字。参观者光临此地,驻足观望,满是好奇。
细读“品”字,形状虽然简单,却蕴含深意。“品”字可解读为品酒、品人生、品文化;品,亦可评价人,如人品、品德、品格;品还是等级,旧时官吏设一到九品,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职级。一个简单的“品”字,竟也可以打开无穷的想象空间,不得不让人惊叹国人神奇的造字艺术。
喝酒是文雅的,是一种文化。因而唯有品才最得酒之真味。当然,怎样品呢?这里面很有讲究,大有学问。我以为黄酒品酒大师的品法最标准,先是隔着光线观色,然后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酒香。最后是尝味,尝味宜慢而稳,先让酒液依次接触舌头、舌两侧,再至舌根,然后鼓一下舌头,让酒液在口中暂停片刻,品全味,最后慢慢入喉以辨后味。大师们品酒时动作舒展优雅,酒入口时会还发出轻微的“啧啧”之声,令人羡慕。倘若大家都遵循大师之品法,不仅饮风典雅,而且色香味全得,岂不快哉!
品黄酒,适量为上
孔子说:“唯酒无量,不及乱。”他认为君子饮酒未必限量,但决不可饮到烂醉如泥的程度,这是酒德,饮酒的态度。黄酒虽无白酒之辛烈,但也讲究适量。青壮年以一顿半斤为宜,老年减半。对黄酒后劲不可低估,许多喝惯了白酒的北方汉子初来乍到,饮之香甜滋润,较白酒淡薄,遂狂饮,殊不知酒劲后发,酩酊长醉。
品黄酒,宜慢饮。绍兴黄酒酒性温和,风味别致,不宜急喝,只宜细品,按绍兴人的说法是“咪”。有道是“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微醺未醉时”。
品黄酒,要有“过口”
俗话说得好:“生活要对手,吃酒要过口”。“过口”就是佐饮菜肴,可缓和酒对胃肠的刺激,避免立即醉酒。黄酒下酒菜大多为经过简单加工、调配的本色货,并不十分讲究,俗称“过酒柸”,素的豆腐干、茴香豆、盐煮花生之类,荤的则有白斩鸡、盐水虾、酱鸭等等。当然,花雕酒、大闸蟹无疑是“黄金搭档”,历来为食客们极力推崇。大闸蟹虽然味质鲜美,但性寒且湿毒,而黄酒温辛,可避寒解腥、杀菌。吃大闸蟹需要手剥,细嚼慢咽,得费不少功夫,讲究的是耐心,如此一来,喝酒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不知不觉中品得了黄酒之六味。
品黄酒,讲究饮法
除盛夏外,绍兴黄酒宜温热了吃,这样不但不伤脾胃,并且饮之更觉芬芳。清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说:“凡酒以初温为美,重温则味减,若急切供客,隔火温之,其味虽胜而其性较热,于口体非宜。”
品是一种美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个“品”字,一方面说的是好酒,另一方面提倡慢慢饮,讲的是黄酒品饮之道,另外,还将品酒、人生和事业联想在了一起,那是另外一种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