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习家父子洛阳旧事揭秘 习远平:难忘洛阳大澡堂子

2014/1/10 15:02:2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36
分享到: 更多

  

 1975年,习仲勋在洛阳龙门(资料图)

  袁君亮今年65岁,退休前是洛阳广播电视台的美工,儿子袁飞在北京工作。袁君亮是洛阳人,这次偶遇,让他想起了习家与洛阳的交集。

  河南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习家父子与洛阳城早有渊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谓习仲勋与洛阳民众之间深厚情谊的写照。

  结缘洛矿

  1965年12月,时年52岁的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挂职下放,任洛阳矿山机器厂副厂长。

  进厂后,习仲勋向厂党委领导提出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车间劳动时,与工人们打成一片,被亲切地称为“老革命”、“习厂长”。

  洛矿老工人杜道杰家,保存着一台光洁如新的缝纫机,这是半个世纪前习仲勋托人寄来的。

  1966年秋,杜道杰的爱人史潭英去城里办事儿,住在洛矿第三招待所。一天,习仲勋拿着一条叠着的秋裤来到夫妻俩屋里,想让史潭英帮忙缝补。

  史潭英发现,这条秋裤已经很破了。想不到习仲勋如此简朴,后来,她用自己织的白棉布重新做了一条。

  拿到新秋裤并得知原委后,习仲勋对史潭英说,他家有台缝纫机,要寄给她。几个月后,承诺兑现了:杜道杰收到了习仲勋托人寄的缝纫机。

  在洛阳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习仲勋不得不离开了。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口述的《我与习仲勋相伴58年》中记载:“1966年冬天,正在与工人们谈话的仲勋被冲进工厂的红卫兵围了起来。工人们见状,想保护仲勋,也把仲勋围了起来。为了防止武斗,仲勋对工人们讲:‘你们打伤了红卫兵是我的责任,红卫兵打伤了你们也是我的责任。’然后又对红卫兵们说:‘要走就快走。’之后,习仲勋被带出工厂,推上卡车,带到西安批斗后关入西北大学。”

  洛矿建厂30周年之际,习仲勋亲笔题了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坚持改革,开拓前进。”同时,他还写下《我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一年》,称“在洛矿的一年,实际上是上了一年工业大学”,洛矿工人“说实话,干实事,肯钻研,讲效率,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

  再续前缘

  时隔数年,1975年初夏,习仲勋再次被下放到洛阳,在原洛阳耐火材料厂度过了3年时光。

  齐心的回忆文章《我与习仲勋》中说,这段时光是习仲勋“最为舒畅的日子”。重返洛阳后,习仲勋更是密切联系群众,老百姓也以质朴的方式帮助他。

  《我与习仲勋》中提到,“在和工人同志的交往中,我们也是深受感动的。当人们发现我们的子女因往返看父亲缺少路费时,耐火厂的老工人师傅们便默默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主动借钱给我们。”

  习近平的弟弟习远平在《父亲往事——忆我的父亲习仲勋》中记载:工人们常来串门,谁家来客,我家里准多一份好吃的;我家里改善伙食,也短不了端给左邻右舍。至于厂里热气腾腾的大澡堂子,工人们喧哗嬉闹的声浪,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景。当时,父亲有了一个泡澡的“癖好”,每天9点,大澡堂子刚换上新水,他就下水泡着。我至今还记得,父亲那时是最快活的,额上挂满汗珠和水雾,身子泡得红红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心底的笑,大声与工友们说着工厂、家庭还有国家的事。现在,改属中钢集团的洛阳耐火材料厂浴池还在,印象中的大澡堂子还热气腾腾地开着呢!回想起来,父亲的泡澡“癖好”其实是与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与人民坦诚相见、交流无碍的“癖好”。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1978年2月中旬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中共河南省委,速将在洛阳的习仲勋接回省委并护送进京。

  当年2月22日,习仲勋来不及与洛阳父老告别,按照中央的通知要求,乘坐晚上的火车赶赴北京。

  1978年4月,习仲勋南下广东。在广东,他特意让夫人齐心带儿子习近平到洛阳,跟父老乡亲告别。

  1978年,习远平考入洛阳外国语学院。每逢假期从京返洛时,习远平总要带些挂历或糖果之类,按照父亲写的名单,一家一家送去。

  2009年3月31日,习近平到洛阳视察,百忙之中特地与帮助过习仲勋的老人座谈,并表达谢意。 

 
 
  袁君亮今年65岁,退休前是洛阳广播电视台的美工,儿子袁飞在北京工作。袁君亮是洛阳人,这次偶遇,让他想起了习家与洛阳的交集。 
 
  河南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习家父子与洛阳城早有渊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可谓习仲勋与洛阳民众之间深厚情谊的写照。 
 
  结缘洛矿 
 
  1965年12月,时年52岁的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挂职下放,任洛阳矿山机器厂副厂长。 
 
  进厂后,习仲勋向厂党委领导提出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车间劳动时,与工人们打成一片,被亲切地称为“老革命”、“习厂长”。 
 
  洛矿老工人杜道杰家,保存着一台光洁如新的缝纫机,这是半个世纪前习仲勋托人寄来的。 
 
  1966年秋,杜道杰的爱人史潭英去城里办事儿,住在洛矿第三招待所。一天,习仲勋拿着一条叠着的秋裤来到夫妻俩屋里,想让史潭英帮忙缝补。 
 
  史潭英发现,这条秋裤已经很破了。想不到习仲勋如此简朴,后来,她用自己织的白棉布重新做了一条。 
 
  拿到新秋裤并得知原委后,习仲勋对史潭英说,他家有台缝纫机,要寄给她。几个月后,承诺兑现了:杜道杰收到了习仲勋托人寄的缝纫机。 
 
  在洛阳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习仲勋不得不离开了。习仲勋的夫人齐心口述的《我与习仲勋相伴58年》中记载:“1966年冬天,正在与工人们谈话的仲勋被冲进工厂的红卫兵围了起来。工人们见状,想保护仲勋,也把仲勋围了起来。为了防止武斗,仲勋对工人们讲:‘你们打伤了红卫兵是我的责任,红卫兵打伤了你们也是我的责任。’然后又对红卫兵们说:‘要走就快走。’之后,习仲勋被带出工厂,推上卡车,带到西安批斗后关入西北大学。” 
 
  洛矿建厂30周年之际,习仲勋亲笔题了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坚持改革,开拓前进。”同时,他还写下《我在洛阳矿山机器厂的一年》,称“在洛矿的一年,实际上是上了一年工业大学”,洛矿工人“说实话,干实事,肯钻研,讲效率,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 
 
  再续前缘 
 
  时隔数年,1975年初夏,习仲勋再次被下放到洛阳,在原洛阳耐火材料厂度过了3年时光。 
 
  齐心的回忆文章《我与习仲勋》中说,这段时光是习仲勋“最为舒畅的日子”。重返洛阳后,习仲勋更是密切联系群众,老百姓也以质朴的方式帮助他。 
 
  《我与习仲勋》中提到,“在和工人同志的交往中,我们也是深受感动的。当人们发现我们的子女因往返看父亲缺少路费时,耐火厂的老工人师傅们便默默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主动借钱给我们。” 
 
  习近平的弟弟习远平在《父亲往事——忆我的父亲习仲勋》中记载:工人们常来串门,谁家来客,我家里准多一份好吃的;我家里改善伙食,也短不了端给左邻右舍。至于厂里热气腾腾的大澡堂子,工人们喧哗嬉闹的声浪,更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景。当时,父亲有了一个泡澡的“癖好”,每天9点,大澡堂子刚换上新水,他就下水泡着。我至今还记得,父亲那时是最快活的,额上挂满汗珠和水雾,身子泡得红红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心底的笑,大声与工友们说着工厂、家庭还有国家的事。现在,改属中钢集团的洛阳耐火材料厂浴池还在,印象中的大澡堂子还热气腾腾地开着呢!回想起来,父亲的泡澡“癖好”其实是与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与人民坦诚相见、交流无碍的“癖好”。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1978年2月中旬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中共河南省委,速将在洛阳的习仲勋接回省委并护送进京。 
 
  当年2月22日,习仲勋来不及与洛阳父老告别,按照中央的通知要求,乘坐晚上的火车赶赴北京。 
 
  1978年4月,习仲勋南下广东。在广东,他特意让夫人齐心带儿子习近平到洛阳,跟父老乡亲告别。 
 
  1978年,习远平考入洛阳外国语学院。每逢假期从京返洛时,习远平总要带些挂历或糖果之类,按照父亲写的名单,一家一家送去。 
 
  2009年3月31日,习近平到洛阳视察,百忙之中特地与帮助过习仲勋的老人座谈,并表达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