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13年的“寒冬”,酒业的“调整”任重道远。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站在整个产业的高度深入反思市场萎靡、价格雪崩的根源,而非简单的把原因归结为“禁酒令”。在当前传统和新兴产业普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白酒业是否存在这一问题呢?酒业改革的内因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只有了解清除了才能更好的推荐企业改革的道路。
“禁酒令只是开启白酒业调整期的导火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在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主题论坛上说:“政策和质量问题只是白酒业陷入寒冬的导火索,真正使白酒陷入严冬的是行业的无序竞争和产能严重过剩。”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白酒产量已达到1150万吨,营收达到4000亿元,远超“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2016年产能900万吨,营收3500亿元的规划。白酒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认为,从总量上看,白酒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状况已经非常突出。
三大推手助推白酒业产能过剩
业界公认三大推手使白酒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酒企和业外资本。
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各类项目上马,这是我国整体经济呈现产能过剩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白酒业同样如此。四川省制定的白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宜宾、泸州两个白酒千亿产业基地,到2015年末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湖北省政府提出将在宜昌、荆州和襄阳三市做大做强稻花香、枝江、白云边等优势企业,以这三市为中心,打造成鄂西北白酒“金三角”;贵州省白酒重镇仁怀市提出要争取在2015年确保全市白酒产量翻两番,白酒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全国多家主要酒企在过去几年也制定了跨越式的产能扩张计划。茅台和五粮液均早已制定了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稻花香集团“十二五”末白酒产业规划将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是2013年的3倍有余。此外,像水井坊、剑南春、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多家知名酒企和上市公司均制定了各自的产能扩张计划。业内人士认为,其中不少规划产能大大超出了现有的销量水平,对企业的增长速度要求更是大大超出一般水平。这些激进的产能扩张计划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过剩。
另外,近年来业外资本介入行业进行重组、并购的案例也不胜枚举。联想控股旗下的丰联集团并购武陵酒业、河北乾隆醉、曲阜孔府家等酒企;维维股份并购贵州醇酒厂;帝亚吉欧2006年底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如今水井坊已变成其百分之百控股的“洋”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本轮调整以来,业外资本介入白酒业的积极性并没有消退。2013年9月,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在泸州市投资120亿元建立10万千升白酒生产基地;2013年11月,娃哈哈正式宣布与贵州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合作。显然,业外资本的持续进入成为酒企强势扩张的重要动力。
行业进一步分化和洗牌加剧
走过2013年的“深寒”,白酒业“调整”的主题将在今年延续并深化。有观点认为,去年白酒业仅是价格层面的调整,产业格局的调整才“刚开始”,未来2-3年内,企业的兼并重组、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产能的合理布局,在调整中会逐步表现出来。今年2月25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在2014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上表示,该协会正在推行的“中国白酒3c计划”,旨在科学区分传统白酒与配制酒,准确鉴定白酒年份,提高生产准入门槛。
对于上述消息,业界人士表示,提高门槛对整个行业是好事情。但对于那些没有品牌、采取低价策略的中小白酒企业却是打击。随着此轮调整的深入,一些没有优势的中小酒企将被市场淘汰。有专家认为,从目前的行业状况来看,约有3000家规模较小的白酒企业将被淘汰,白酒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不过,首先遭受冲击的还不是白酒生产企业,而是经销商。与化解经销商压力的市场化行为相反,大部分白酒厂家为了完成经营目标,挤占经销商资金和仓库,将大部分压力转嫁到经销商身上。而伴随着需求萎缩、供给量增加、价格混乱,高端酒一级批发价继续走低,次高端酒失去价位空间,中高端和中低端酒促销加剧,很多产品价格出现倒挂。
上一篇: 来势汹汹美国葡萄酒入华须跨“三重门” |
下一篇: 酒业营销:不容忽视的商超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