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让很多其他行业的人眼馋,处在困难之中的白酒业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白酒业如何成功学习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呢? 小米的成功模式是特定时机和粉丝经济。小米的成功给手机行业带来的最大冲击是观念上的冲击,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渠道做品牌,利用互联网渠道卖手机。对于白酒业来说学习的正式小米的这种创新定位与营销手法!
学习小米手机的定位与营销手法
有人说,新兴白酒本质上是与传统白酒的定位、营销有很大差异的品类,他们的品牌积淀很浅,而且主打中低端市场。
同样是一个传统行业的颠覆者,笔者认为,小米是众多新兴白酒品牌应该学习的榜样,学习小米的定位和营销手法。小米的案例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与传统白酒思维模式的不同。
圈子、产品、品牌
圈子不是靠利益纽带,而是兴趣形成的强关系。传统白酒的渠道基础在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利益关系,比如传统白酒中知名品牌茅台、五粮液的经销商这样的渠道群体,与酒厂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利益联合体。
从小米手机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产品的本质是群体圈子的体现,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互动的结果呈现。
产品众包模式
圈子形成产品的路径就是众包模式。所谓众包,即在既有的产品实体之上,通过最终消费者的体验反馈,通过不断的更新优化,形成可持续的产品成长,从而打破了常规的产品生命周期的局限。
营销只是水到渠成的实现方式
小米案例中体现出的营销方式是照搬不过来的,原因是小米是从社会化的产品,需要消费者群体的聚合而成,营销只是其水到渠成的实现方式。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聚合形式,而白酒消费群体的聚合形式是什么样的?白酒能否实现与产品的较强互动?就如同小米自身所号召的那样,做“粉丝经济”。
白酒行业能否复制小米传奇?
从小米颠覆传统手机行业的案例出发,我们隐约地探知到新兴白酒星星之火的生命力。那么古老而传统的白酒行业能否复制小米的传奇呢?真正诞生出互联网化的白酒品牌呢?笔者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希望帮助白酒行业人士思考:
白酒盘中盘的扭曲
之所以说白酒盘中盘是一种扭曲的营销模式,原因在于它有可能即将不适合时代的需要。在消费者自主意识未形成的时代,消费者只能追随意见领袖,在白酒行业表现为官员和商务成功人士的带动效应。本质上是一种寻租行为。
什么才真实需求?笔者认为,白酒的真正需求在于爱酒人士,理性饮酒、懂酒、品酒的消费者才是核心消费者。
如同饮茶和喝咖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白酒的消费是否一定要聚饮?现在是这样,未来未必依然如此。新兴白酒的出现恰恰就是颠覆未来白酒饮用消费习惯的一种苗头。如今,是在大众化、中低端,迎合年轻消费群体,未来,将会继续深入到中高端消费群落,进一步成为上层高尚人群的选择。
文化群体是品牌的义务宣传员
当今,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中等收入阶段,并且在快速向中高收入转移,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群体,将代表作为社会生活的典范出现,这一群体在美国是作家、新闻记者和一群歌手,欧洲是哲学家,日本是村上春树、是久石让、是小野丽莎。
过去由经济学家、商业成功人士霸占的话语权,将会让位于这些新的社会运动人士。人们日常生活的标准不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生活经历的丰富程度和生活品质的优劣。白酒与时代引领群体永远在一起,未来的白酒市场,需要提前关注这样一群生活Style的引领者。
营销不在于投入,而在于少投入多产出
如今的白酒行业营销的具体操作层面显得笨拙,原因是背后理念的组织思维不能完全改变。小米的投入很少,但是在渠道价值链上的调整很明显。关键是抓住了亮点,一是绕过渠道和终端,缩短渠道链条;二是针对群体做互动。从而大大降低营销成本。总之,用钱砸市场不叫营销,赔钱赚吆喝不是买卖。
消费升级带来的社会重构是未来白酒行业重生的绝佳机会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是未来白酒行业重构的时代,在此,将涌现一批新品牌和新的产业整合者,未来依然会存在众多中小型酒厂,但是他们能否紧跟时代步伐,与地方消费群体保持紧密联系,这有待考验。因为,过去时代没落的地方品牌也不在少数。
白酒行业在过去权贵结构下的圈层梯级影响的范式下,能否转变为扁平大众化的社区影响范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白酒行业需要社区化和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