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白酒降价等于自喝毒药

2013/8/23 14:03:0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62
分享到: 更多

 

    对于一个白酒品牌来说,营销工作的目标不限于销售收入这一个,还包括价格。价格是营销工作的起点,也是营销工作的目标之一。一个品牌设定了价格,其实就是设定了其品牌定位、消费群,之后的营销工作都是为了让该品牌和目标消费群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让目标消费群形成忠实消费群。  

        从营销角度来看,降价就是毒药。

        “汉酱”降价了。不仅仅是汉酱,茅台其他系列产品也在下调价格。显然,重压之下,动销才是王道。一些经销商为了化解库存,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甚至跟业务员工资挂钩,完不成任务就扣罚工资。可以想象,来自渠道层面的巨大压力,迫使上游厂家不得不破天荒地采取降价策略。

        从营销角度来看,降价就是毒药。从短期来看,降价后的收益是很明显的,比如消化了库存,缓解了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压力,但给出去的经验代价是巨大的。就拿“汉酱”来说,零售价下降一半,厂价显然也会跟着调,虽然经销商会有来自上游的补助,但已经培育好的消费者必将受到影响。价格发生重大变化,将会使得汉酱近两年来的各种努力都化为泡影。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价格的大幅跳水必然让“汉酱”的定位出现重大偏移。799元的“汉酱”原本承担着茅台酒厂进入次高端价位的重要任务,在这个价格带和舍得、水井坊、梦之蓝等后起之秀竞争,但这样一调整,“汉酱”其实就跳出了次高端这个价格带,进入了下一个档次,茅台在该价格带失去了一个重要棋子。

        对于一个白酒品牌来说,营销工作的目标不限于销售收入这一个,还包括价格。价格是营销工作的起点,也是营销工作的目标之一。一个品牌设定了价格,其实就是设定了其品牌定位、消费群,之后的营销工作都是为了让该品牌和目标消费群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让目标消费群形成忠实消费群。消费群一旦稳定,其价格定位目标就算是实现了一大半。比如汉酱,其价格定在799元,制定了这个价格目标,企业随后的营销工作应该是在稳定该价格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加消费群,衡量其成功的标准应该是价格稳定,销量上升,而非价格下滑、销量停滞不前。价格是一个白酒品牌最重要的标签,这个标签不能变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端白酒产品来说,在很多时候,“量”和“价”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一种“正相关”的联系:价格上升,经常带来销量上升,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经常会说“量价齐升”。在这次高端酒价格大跌期间,其实同时也是量的下滑。2013年春交会后,五粮液为了应对销量下滑、经销商库存居高不下的危局,出台了15%的返利措施,结果是有了15个点,经销商反而加快了抛货速度,让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滑。最后,五粮液取消了这个临时性措施。所以,这类白酒和普通快消品是不一样的,普通快消品往往因为价格下降而带来销量上涨,但白酒却相反。

        一个新品销量下滑,其实应该从营销方面找原因。比如汉酱,看起来库存压力大,是大形势不佳所致,但假如追溯一下,其实和压货有关,正因为上游太寄予厚望,希望快速上量,这就直接导致了汉酱在行情好的时候就没扛住价格,何况在形势不好的时候。

        在这个行业中,我们几乎没见过哪个品牌因为涨价而退出市场,反而是很多品牌因为价盘不稳,价格下滑而退出市场,类似汉酱这样主动降价就更是少有了。营销的真正秘诀在于创造价值,巧妙地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巨大的价值,而自己却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甚至零成本!价值和价格是天平的两端,成交就是让客户心中的天平达到平衡,如果只想到降价,那无异于自杀。在笔者看来,类似汉酱这样的情况其实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应对。第一,通过增加消费者附加值来促进销售,即进行各种促销拉动消费,这样可以真正发挥汉酱抢夺竞品市场份额的作用。第二,保住原有产品,同时推出价格下延的产品,这样其实就是“高开低走”。